10月27日下午,我校“国奖”培育工程专家辅导会顺利召开。会议特邀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三级教授张瑞敏、武汉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平台条件与成果管理处主任殷娜作专题指导,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胡旺平出席并部署工作,科学技术发展院负责人李月生主持会议。此次辅导会聚焦国家级奖项申报痛点难点,为学校国奖申报工作 “传经送宝”,助力“升大”战略落地。

会上,张瑞敏教授以“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申报”为核心,带来“全流程、全技术、全要素、全周期”的“四全分享”专题报告。她着重强调国奖申报需“提前布局”,建议申报人尽早制定准备计划,不仅要预留充足时间完成成果梳理、材料撰写与审核等基础工作,更要主动为成果“造势”,通过学术交流、成果推广等方式扩大学术影响力与认可度,为申报成功筑牢根基。
殷娜主任则结合近10年奖项申报管理经验,围绕科技类国奖申报提供实操性指导。在“获奖概况”维度,她结合近年数据,从奖项类别、学科分布双视角剖析获奖率,帮助参会人员精准把握申报趋势与竞争格局;“报奖须知”环节,她深度解读申报政策最新动态,明确材料清单、拆解评审机制、划定时间节点,为申报工作绘制清晰“路线图”;同时,她还针对系统填报常见易错点逐一解析,并分享材料撰写的实用技巧,为申报人规避风险、提升材料质量提供具体参考。
胡旺平副校长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国奖是学校实现“升大”的决定性指标,直接关系学校发展战略成效。各学院需转变工作思路,紧密对标“升大”战略与国奖培育目标,同步调整院部发展规划,系统梳理科研成果报奖清单,精准筛选优质项目,整合内部团队力量,同时强化对外合作交流,拓展资源路径;科发院要增强前置服务意识,构建“国奖培育全链条机制”,建立“国奖潜力成果库”,实行“一对一”跟踪培育;申报教师需精准对标国奖标准,提前筹划,在成果凝练、材料打磨上精益求精。他表示,学校将进一步加大国奖奖励力度,激发各方积极性,推动科发院、学院、教师形成上下联动合力,打造高竞争力申报成果,为“升大”目标注入关键动力。
此次专家辅导会不仅为我校国奖申报提供了“精准导航”,更从战略层面凝聚了全校冲刺“升大”目标的共识,为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
未来,学校将以此次会议为新起点,以更坚定的决心、更务实的举措、更高效的协作,持续夯实科研基础、提升申报实力,推动科研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建设高水平大学、谱写学校发展新篇章提供强劲支撑。
(通讯员:范双双 审稿:李月生)